服务热线: 010-62213633
新闻资讯 What's going on at Field
新闻资讯 / News
宝宝打人 被人打怎么办?
时间: 2023-08-01
浏览次数:

“孩子打人、被人打,怎么办?”很多妈妈都咨询过这个问题,那么孩子打人或被打,家长和家长之间该怎么办?

咱家宝宝打人,推人,咬人的我们来讨论第一个话题。咱家宝宝打人怎么办?讨论怎么办之前我们先看看3岁以前的宝宝为何会打人、拍人、推人、咬人等。

1岁以内的宝宝,会特别喜欢拍,拍人,拍自己,扑人,甚至咬人。这都不是故意的。他们是在探索,是正常的发育过程。“打”是由于上臂的控制能力还不够灵活。如果孩子上臂僵硬,就会出现过于用力的情况。

 

有妈妈说宝宝会从别人身上碾压过去,或是冲撞对方。这仍是基于孩子身体的发育。这里有两个关键词:空间感、身体控制能力。

 

5个月的孩子到处乱抓,属于正常。有的还会抓伤自己的脸,因为手的控制能力差,父母要仔细看护。

 

1.5岁以后,孩子的空间感好了,可以敏锐地发现身边的障碍物。另一个就是身体的控制能力。一般1.5岁的孩子才可以在快速前进的过程中,迅速刹车或拐弯。刹车的能力与孩子的内耳前庭的发育有关系。肌肉控制能力更好的孩子,会灵活地加速或减速。

 

3岁以前的孩子打人,一种是生理性的,一种是模仿的,极少的是恶意行为。

 

有妈妈问到,怎样可以让宝宝拍得轻一点。

 

解决方法1:促进宝宝的手部触觉能力。按摩,接受更多的触觉体验,告诉宝宝什么是轻、重。

如果宝宝手部触觉能力发展的不好,以后在写字的时候,也会比较吃力困难。手发育的好的,是可以绣花的;发育的不好的,只能锄地啦。

 

解决方法2:肢体操,帮助宝宝控制上臂的力量和灵活性。

 

咱家宝宝被打,怎么办?

第二部分:咱家宝宝被打怎么办?在讨论怎么办之前我们要先看看你的孩子是否真的“被打”了。我想问大家你们是怎么判断自家的孩子被打的了?

妈妈:我看到了被打,孩子哭了。

王荣辉:你看到的是个现象,是行为。而被打是种感受。

根据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发展,在早期孩子不会把别人咬他、掐他、推他当成被打。但是,你的行为会告诉孩子:你被打了,被欺负了!这就会影响孩子的认知、安全感,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。

 

举个例子,你们两夫妻打情骂俏时,也会有打一下拍一下的情况。这也是打呀,但是你会生气吗?你会觉得你老公在家暴吗?不会!让你真正感觉被打的,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外,还同时伴有被伤害、被欺负、伤心,孤独,害怕,愤怒等感受和情绪。如果你总是被一个人打,你会对他产生恐惧吗?会回避这类人吗?这些感受会怎样影响你的行为?这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交和安全感。

 

当孩子感觉自己被打,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在第一时间处理生理上的伤害。实际上如何安抚心理上的伤害才是重中之重。该怎么处理呢?我们大人在觉得不公平、被欺负了、恐惧时,心理需要什么?首先是安抚,缓解我们的疼痛、悲伤和被伤害感;其次是支持,让你变的强大。

 

如果孩子觉得“他欺负我”,你可以传递“你是受欢迎的,他只是喜欢你手上的这个玩具,他用的力有点大”,孩子就会知道“哦,我不是不受欢迎的、他不是在欺负我”。

 

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安抚呢?会拥抱吗?会亲亲吗?会温柔的耳语吗?除此之外,还要给孩子力量,让孩子觉得自己足够强大。不然的话,以后在面对别人的欺负时,会无力回击,以后就会越来越弱小,会变成生态链最低端的环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文来源:网易亲子

分享到:0
Copyright ©2015 - 2019北京蒙特梭早期教育协会
地址:北京海淀区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南院 
电话:+86 0755-2955 6666
传真:+86 0755-2788 8009
邮编:330520